推动绿色转型 向新时代迈进 ——三读《中国水泥网发展史》有感
去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向大会做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年年初,在以《奋斗,为了我们的新时代》为题的新年贺词中,“新时代的朝阳已跃升在地平线上,照亮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前行之路”这句话给全体国人描绘出充满希望的未来。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表示新时代的奋斗,是科学思想指引、宏伟蓝图引领的历程。对于我国水泥行业,这个表述再恰当不过。从建国后国民经济恢复,到改革开放后大发展,再到进入新世纪新型干法建设高潮,以及当前水泥行业全面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都离不开时代号角的指引。
纵观水泥行业迎来的新时代,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脉相承,又有水泥行业的特色。“绿色发展”和“走向世界”无疑是当前中国水泥新时代最鲜明的特色。
2007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从体制、政策、制度和理念等层面进行落实,加快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步伐。
此外,过去粗犷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被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模式所取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每亿元投资所带动的水泥需求逐年减少。这些也倒逼着水泥行业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模式,2015年全行业遭遇滑铁卢便给全行业敲响警钟。
传统观念中,水泥一直是资源型、高污染和高排放型产业。但很少有人知道水泥也是一个环境友好型产业,长期以来利用高炉矿渣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作为原材料,2012年利用了约4亿吨工业废渣。进入新世纪以来,水泥行业加快了自身在绿色发展上的步伐。
低温余热发电、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延伸产业链和美化环境都是各家水泥企业在进行的努力。目前,余热发电设施已成为每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标配,不少企业创新使用余热方式,最大限度去“榨干吃尽”余热。
水泥窑协同处置方面成果显著,目前全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线约80条,占生产线比例的5%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处置线43条,年处置能力约500万吨;污泥处置线24条,年处置能力约195万吨;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核准年处置能力约152万吨。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则是对“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和升级。国内水泥行业紧紧抓住了这两次开拓海外市场的机遇,特别是水泥装备制造和工程总承包企业。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水泥企业海外总投产产能达到1624.4万吨/年,即将投产和在建产能1264.8万吨/年,国内水泥装备企业更进入了近百个海外市场。
“新时代的奋斗,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征程。”正如习近平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中国水泥也将在新时代下继续拼搏奋斗,不断锐意创新。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在海外劈波斩浪,为世界水泥行业迈向新台阶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