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一带一路上的湖北故事” 放飞“塔吉克山鹰”
2013年8月,华新水泥塔吉克斯坦亚湾工厂点火投产,成为中国水泥工业“一带一路”首个投产的海外工厂。
如今,群山连绵的塔吉克斯坦,小到村镇公路,大到国家大剧院等地标建筑,都嵌入了“华新水泥”的基因。
来之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被告知,华新水泥亚湾工厂连续4年获评“塔吉克斯坦最佳工业企业”。2月26日至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塔吉克斯坦首都附近的这家企业,探寻华新人在中亚的成功秘诀。
悠悠电波出深谷
2月25日波兰时间14时55分(北京时间21时55分),记者从华沙乘飞机,经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转飞行近10个小时,于塔吉克斯坦时间26日凌晨4时30分(北京时间7时30分)抵达该国首都杜尚别。
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比湖北少4万多平方公里),山地和高原占93%,其中约一半的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被世人称作“高山之国”。
刚下飞机,记者就脚底发软,疑似高原反应。走出机场,杜尚别下着小雨,黑夜里只有星星点点的路灯。记者拖着行李箱,行走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去旅店。没想到,距离机场最近的酒店居然有3公里,等记者走到酒店时全身已被淋透。
时近11时,华新亚湾水泥有限公司塔吉克职工法鲁合(Farrukh)来了,今年27岁,一头卷发、浓眉大眼,穿着一套橙色和蓝色相间的工作服,背后印着“华新水泥”四个大字。“坐上小皮卡,我们出发吧!”法鲁合中文说得很溜。春天是塔吉克斯坦最美的季节,黄褐色的群山好像刷上了一层新绿,幽幽山谷倒映着白云的影子。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一片开阔的谷地,占地170亩的华新水泥亚湾工厂映入眼帘。这里离杜尚别60公里,高耸的水泥预热塔是周边最高的建筑。
12时30分,在职工食堂,记者与华新亚湾公司总经理助理冯辉、电工班班长茹红亮、生产管理部经理熊春生凑到一桌,边吃盒饭,边拉家常。
三人都40岁出头,是工厂最早的一批员工。冯辉和茹红亮是河南信阳老乡,熊春生是黄石人。5年了,每年春节他们都没回家。
不想家吗?“想啊,工厂有无线网,我每天下班都会和家人视频。”熊春生说。“这种想念,看得见却摸不着,让人五味杂陈。”茹红亮哽咽地说。“夜深人静时,听到家人的声音,我也会偷偷掉泪,但再苦再难也要挺住。”冯辉说,全厂共有320名职工,其中中国职工87人,超过半数春节没有回家,大家都在以身作则,践行着“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
水泥厂生产不冒烟
2月27日上午,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记者走进这座现代化水泥工厂。
进入厂门,记者呆住了,偌大的工厂看不到一个人。冯辉看出记者的疑惑:“到了监控室,才能看到操作人员。”
华新亚湾工厂采用当前先进的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全流程自动化,破碎机、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等设备首尾相接,生产线长度超过一公里。
中控室办公桌上,五台电脑一字排开,墙上挂着四个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和厂区全景,一目了然。四名员工盯着屏幕,如发现异常,即通知技术工人。
厂区,一栋高耸的塔楼格外突兀。这是预热器,总高86米,预热器下端连着的回转窑,窑内温度超过1200℃,生料在此煅烧,变成水泥熟料。
靠近回转窑,热气迎面扑来,不到一分钟,记者便开始冒汗。
冒着浓浓黑烟,工人灰头土脸,这是当地居民对水泥厂的印象。然而,记者在厂区没有看到一丝黑烟,成群的鸟儿在上空嬉戏。只有阵阵机器轰鸣声,才让我们确信正在生产。“曾有当地政府官员坐车路过,看到工厂没冒烟,打电话到公司询问是不是停产了。”冯辉笑着说。
水泥厂周边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数十个,环保尤为重要。亚湾工厂有什么环保秘诀?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先进性之一,便是收尘。烟气排放点均装有增湿塔和收尘器,粉尘控制在20毫克/立方米以下,甚至优于国内标准。
工厂生产每天用水40吨,水净化循环使用。“我们立志成为塔吉克斯坦节能环保的明星企业!”冯辉说。
在成品仓库,一辆黄色的加长卡车正在装货。“这批水泥出口阿富汗。我们使塔吉克斯坦由水泥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熊春生颇为自豪。
2013年以前,塔吉克斯坦每年水泥需求超过150万吨,大部分从国外进口,每吨价格超过1200索莫尼(按当时汇率约合1500元人民币),是我国国内的4倍。水泥价格高企,阻碍了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
亚湾工厂投产后,年产水泥100万吨,本国制造全面替代进口,水泥价格下降近一半,目前约600索莫尼左右(现约420元人民币),为塔吉克斯坦每年节省外汇1亿美元以上。
2013年8月投产以来,华新亚湾厂已生产优质水泥近500万吨,成为该国水泥第一品牌,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赤诚真心放飞雏鹰
在华新亚湾水泥办公楼一楼大厅,“我爱塔吉克”华新基金的爱心LOGO(徽标)十分显眼,LOGO由红、白、绿三色组成,是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两国国旗的颜色。
基金成立于2014年,是塔吉克斯坦首家中国企业牵头设立的慈善基金。华新亚湾水泥承诺:每生产1吨水泥,就向基金注入1索莫尼(约合0.7元人民币),用于资助当地贫困家庭。
在距离工厂2公里外的哈桑村,35岁的妇女库鲁巴格(Kurbanoy)孩子刚出生,丈夫受伤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艰难。今年1月,华新基金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将库鲁巴格列入帮扶名单。
2月28日,记者随法鲁合,前往库鲁巴格家慰问。通往哈桑村的道路还是30年前修建的石子路,敲开村口路旁的一扇篱笆门,便是库鲁巴格家。
库鲁巴格的家是由稻草和黏土垒起的土坯房,两扇门是新换的棕色防盗门,由华新亚湾公司捐赠。“我家以前是破木门,漏风漏雨,冻着了孩子。换新门家里暖和多了。”库鲁巴格穿着蓝色塔吉克民族服饰,看到华新职工前来看望,她将右手放在左胸口上,微笑点头。
法鲁合说,右手放在左胸口是塔吉克人表示感谢的方式。华新公司不仅修缮房屋,还捐赠面粉和油,让库鲁巴格全家吃饭不愁。
除了扶贫济困,还要培养人才。亚湾工厂职工宿舍隔壁,是一所由华新公司投资250万美元建设的“华新友谊学校”。全校从小学到高中,聚集了周边村镇1200名学生,这里每天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为鼓励塔方职工学习,华新亚湾公司还每周举办课堂学习,定期组织考试,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我们计划培养一批塔方经理。”熊春生说,未来,中国职工将逐步从亚湾工厂退出,让塔方人员挑大梁。
山鹰,是塔吉克人的图腾,他们认为山鹰象征着勇敢与自由。一片赤诚真心的华新人,正在用他们的奉献与坚守,放飞亚湾山谷的雏鹰。
来源:湖北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