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将建 代表委员建议加快与国际价格接轨
如何推动天然气价格和体制改革、有效保障供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18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要有序推进天然气利用,推动建立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全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天然气储备调峰体系。有序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认为,从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加快推动储气能力建设任务紧迫,国家应加强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推动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安全稳定供气能力。
加快完善储运设施布局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和季节性特点,因此,储气调峰是天然气安全有效供应不可或缺的环节,调峰能力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天然气开发利用,储气调峰能力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中石化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储气库规模达到10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了45亿立方米,调峰能力约占全年消费总量的4.1%,但是从国际看,目前北美和欧洲天然气利用程度较高的国家,储气库调峰能力占年消费量的20%,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0%。由此可见,我国在储气调峰能力方面的建设有待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孔凡群对第一财经表示,加强储气调峰能力建设非常紧迫,建议细化落实有关激励政策,促进商业储气库加快发展。
“目前储气库建设运营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少数国企承担,同时还存在储气库垫底气进项税难以抵扣等现实问题,增加了储气企业的经营负担。”孔凡群建议,进一步细化财税优惠、土地使用、储气价格等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商业储气设施建设运营,加快商业储气设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对第一财经表示,建议加快完善天然气储运设施布局,可研究出台支持性财税政策,以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并减轻企业地下储气库垫底气成本负担。同时,加快储气设施多元化建设,对正常周转之外的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建设及LNG储备,比照地下储气库建设和储备政策给予财税支持。
此外,孔凡群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战略储气库建设,着手开展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模和选址论证,推动我国天然气大发展。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发展已建立起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气调峰体系。目前,日本天然气储备由国家和民间企业共同承担,储备量分别为消费量的30天和50天,有效保证了储气调峰的需要。”孔凡群举例称。
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
在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方面,《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将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推进四川、重庆、新疆、贵州、江苏、上海、河北等地方油气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及专项试点。
在管网互联互通方面,马永生认为,要加强能源走廊的整体规划,并将纳入规划的能源通道用地指标纳入国家及地方政府用地规划;进一步加强不同管网特别是不同企业之间和干线管道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优化调配能力。
同时,为加快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天然气用户与气源方直接交易,消除或减少工业用户和民用用户在输配价格和终端气价上的交叉补贴,降低天然气综合使用成本,落实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
马永生对此建议,加快与国际天然气价格接轨,优化调整国内天然气门站价格公式,避免形成进口到岸气价与国内门站气价倒挂现象。加快推进居民用气价格与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轨,对于困难群体的基本民生用气建议通过明补方式解决。
此外,他还建议统筹协调天然气生产、管输、城市燃气销售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强对天然气从输配到销售的价格监管,避免天然气产业链中部分环节的非正常利润;推进天然气调峰价格体系市场化建设,调动企业建设储气调峰设施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为弥补供气缺口,马永生建议加快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由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成本高,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建议保持页岩气、煤层气的现行财政补贴水平不降低,并延续下去;同时应免征资源税、减免矿权使用费;建议对致密气、高硫气、超深层气开发暂不征资源税,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对用于致密油气勘探开发的相关进口设备、工具等免征关税和增值税。”
来源: 一财网
推荐阅读: